- 當前位置:
- 首頁 /
- 正文
2021年7月8日,由上海市教委主辦、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承辦的“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宣講暨上海中等職業教育‘三教’改革論壇”在上海信息技術學校召開。
在本次大會上,上海市曹楊職業技術學校榮獲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第五屆校本教材展示交流評比活動優秀組織獎。由學校教師黃曉明、秦國萍編寫的《會展現場服務》以及鄭燁珺編寫的《汽車焊接工藝》2本教材被評選為優秀校本教材。徐寅偉校長上臺領取了學校優秀組織獎的獎牌。
在本次大會上,上海市曹楊職業技術學校作為第五屆校本教材展示交流評比活動優秀組織獎代表之一,由教務處負責科研工作的邵彩洪主任代表學校在上海中職“三教”改革論壇作了以“指尖上的教材”為題的教材建設匯報交流,展示了我校優秀校本教材建設的思路、特色和成效,呈現了學校探索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及課程載體多元化建設的基本經驗。
起步——課標學習,任務引領,技術支持
從2016年開始,立足校本特色,針對崗位技能要求變化,開發、編制修訂了能進一步對接產業、崗位、技能,適應職場情境(景)和職業資格要求,符合中職學生認知和行為規律,同時及時反映專業領域的新業態、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集中體現“任務引領”理念的系列校本教材,尤其是以教學校長張喆領銜的曹楊職校信息團隊在上海市精品課程和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基礎上,套餐式開發會展、酒店服務、中烹、西烹4個旅游服務類專業教材,目前已出版使用烹飪類、酒店服務類和會展類共計9項移動交互數字教材。
在移動交互數字教材的開發工作中,我們注重任務引領,以項目模塊導入;體現文化浸潤,注重素養滲透;開展校企聯動,突出技能實訓;體現寓教于樂,設計游戲互動;融合數字技術,整合媒體資源,運用了富媒體數字出版、移動交互、云服務和大數據四項新技術,形成了具有移動跨平臺終端、富媒體、交互學習、社交化學習和學習行為跟蹤大數據等五項特色的移動交互數字教材。
在教材開發中,我們研讀國家標準-分析專業課程特點和學情-確定開發思路和教材框架-引入真實項目,項目分解模塊化-設計多種學習應用場景-開發整合教材資源-專家論證和試運行。依據以上的開發思路,我們組建開發團隊,不僅有技術團隊的支持,更有企業行家的參與,團隊成員合力完成教材編寫。
征程——團隊推進,課堂應用,特色凝練
團隊編寫完成的數字教材,呈現以下四個特色:
特色一:素養融入 模塊重構
這是一本適應任務引領教學改革的項目實訓教材。依據國家教學標準,結合會展行業崗位需求,從確立會展專業課程的職業能力目標、內容體系著手,對接職業標準和崗位要求,引入會議、展覽、活動等領域的新業態、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將專業知識與技能有機融合于具體的項目與任務中,架構形成7個項目,17個模塊,50個任務的課程結構框架,內容涵蓋了會展禮儀、會議、展覽、解釋、客戶、餐飲等會展服務項目。
不僅注重知識技能的重構,整本教材在項目目標、任務實施以及評價中注重素養要求的體現。例如根據“誠實守信、知禮守禮、以禮待人”要求,我們在項目增加了服務禮儀部分的內容,把禮儀素養作為基礎職業素養系統地著重展開。
此外,數字教材讓學生在移動交互學習的體驗中,對新媒體、云服務、大數據分析、智能教學等新技術有了新的認識,幫助學生的提升了信息素養能力。
特色二:前移后續 流程再造
這是一本適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云教材。課前,學生結合數字教材以及移動教學平臺上的預習要求進行自主預習,豐富的資源和互動設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預習效果有了明顯提高。教師也能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反饋能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做到有的放矢。
課中,教師根據學生課前預習情況針對性地講解重點,化解難點。在授課過程中,通過頭腦風暴、小組討論、搶答等預先在移動教學平臺內設置的活動,教師可以及時高效的在各環節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發現問題立即干預指導。我們還可以利用人機互動的觸點,有效展開拓展知識,進一步幫助辨識要領。例如會議議程編排,學生可以根據不同場景、類型、客戶要求、特殊事項等,通過交互場景練習比對前后生成的編排效果,通過對在線提交的方案綜合討論,得到最選方案,從而提升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課后,教師通過數字教材和教學平臺和學生進行在線互動,幫助學生進行舉一反三的復習鞏固和知識技能拓展,教學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提高了學習的有效性。
特色三:媒體融合 多元交互
這是一本適應學生興趣特點的數字教材。我們按照50個教學任務的要求,系統設計開發了30個符合學生認知的微課視頻和18個教學動畫,將專業知識與技能有機融合于教學微課中,突出教學重點,寓教于樂,提升了課堂的有效性。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提供豐富的資源,通過場景體驗交互、多元主體交互、多元評價交互,引進真實案例,設計角色扮演,創設職業情境,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不斷提升專業素養。教材中互動設計更是受到學生的歡迎。例如學生學習培訓會議籌備方案的場景流程示意,通過在線互動練習,獲得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學生根據動畫要點提示等交互習題,進行專業知識的鞏固,通過自評、互評和教師的點評,進一步改進或鞏固學習。
教學實踐中,數字教材與在線教學平臺實現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多種互動,實時記錄學生學習行為,采集了過程性評價所需的數據,便于即時激勵評價。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個人綜合評價的畫像分析,及時得到學習掛科預警提示,教學的個性化指導以及過程性評價等得以有效開展。 多元主體交互,通過人-機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學習中可以按需開展各類討論互動,促進共同學習。
特色四:多維拓展,在線更新
這是一本適應會展行業發展的專業教材。會展的知識日新月異,對于新產生的知識點,學生可以點擊關鍵詞進行拓展查閱,獲得更多更完整的知識儲備。為了能夠及時跟上會展的新業態、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教師可以利用云教材在線編輯器,對教材內容進行及時更新,以便學生能夠掌握最新會展知識與會展服務技術。
碩果:沒有終點,砥礪奮進,起航新程
數字教材的生動有趣,便捷豐富帶給了師生不一般的學習與教學的體驗,收獲了系列成效。我們對移動交互式數字教材《會展現場服務》進行了諸如學生課前預習完成率、課后作業滿意度等方面的教師和學生問卷,各項數據均顯示使用之后的數據都高于使用之前。截止到2021年6月共有847人次學生使用這本教材,其中80%都是外省市的學生,受到外省市會展專業的師生喜愛。除了《會展現場服務》,烹飪、面點、服務禮儀等另外8項數字教材,同樣受到外省市兄弟學校的喜愛目前,共計有20743人次在使用我們的數字教材。我們捐贈給貴州、西藏的對口學校,他們也逐步開始了新教材新教法的探索。
事實上,整個十三五期間,學校包括數字教材在內共完成了29本校本教材,10門市級競爭性教材,出版教材達20本。教師區級以上課堂教學改革評比16人次,分獲市區一二三等獎,案例形成校級35篇,區級以上18篇。學校共有52個市、區課題先后立項,有41個市、區、校級課題先后順利結題,課題獲獎區級以上24人次,全校教師論文獲區級以上55人次,論文發表區級以上30人次。其中學校教師課題成果《中職校班主任開展學生職業指導工作的實踐研究》獲全國德育專項一等獎,課題成果《中職餐飲服務專業群教育國際化實踐》獲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學校目前有1位全國金牌指導教師,1位中國餐飲服務大師,2名全國餐飲職業教育優秀教師,2名上海市技能大賽金牌指導教師,1位區職教聯盟名師,2位區技能大師,2位區學科帶頭人,2位區級高級指導教師,有12位老師獲區職業教育優秀教師稱號,有10名教師晉升高級職稱。
現代化社會建設賦能職業教育改革新發展,奮進新時代,砥礪新征程;堅定改革路,啟航新夢想;與文化融合,與技術同行。
踐行三教改革,我們一直在路上……
撰稿:邵彩洪
審核:繆建華